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,22日晚间,中国足协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《修改外援报名条款的征求意见函》,计划“将原每场比赛的11名首发上场及7名替补运动员中的外籍球员人数限制由'4+1'调整为'3+1'。(注册外籍球员人数、人次不变)”。这也就意味着,如果该修改意见最终获得通过,2017赛季中超联赛中,每场比赛每队最多只能派出4名外援出战,即使球队注册5名外援,每场比赛也一定会有1名外援无缘比赛18人大名单。
对于这项政策,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解读,一方面是足协的初衷和给俱乐部带来的影响,一方面是未来可以想见的效果。
首先,从足协方面来看,在《征求意见函》中透露了这样的初衷:天价外援提高联赛观赏力,但是烧钱带来负担,内援得不到锻炼,因此要予以控制。应该说足协逐步减少外援人数,希望各队更少依赖外援,更多启用本土球员的初衷是好的,但在推出政策的时间和方式上,有待商榷。
2016赛季中超结束已经将近2个月,在这2个月时间里,中超各队紧锣密鼓调整外援,该裁的裁该签的签,没签没裁的也谈得八九不离十了,这个节点上发布调整外援的新政,对于中超各队来说,无疑是一种打击,至少会造成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,甚至造成经济损失。据搜狐体育记者了解,足协在22日向中超各队下发这份征求意见函之前,并没有召集各队进行座谈,因此这份通知下发以后,也引起了各俱乐部的疑惑:如果这份文件与中超各队充分沟通后,在联赛结束后球队引援前发布,会不会反响和效果会更好一些?
注册5人,上场4人,各队到底要注册几个?队里只有4个外援的,第5个还签不签?已经完成5外援拼图的,要不要裁掉一个?如果裁,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怎么办?如果不裁,每轮都养着一个外援踢不上,如何管理?这些都是留给俱乐部棘手的问题。因此,从现阶段短期来看,这份文件对于各俱乐部确实制造了一定困难。
对于长远来看,减少外援人数,控制烧钱风的大方向值得肯定,但道路仍旧长远。如果新政落实,最直接的变化是下赛季每场比赛会多一名本土球员进入18人大名单,一旦外援在比赛中发挥不佳或受伤,中国球员将会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。但是,在正常情况下,报名的3+1个外援通常会牢牢占据球队主力位置,因此中国球员能否通过这项政策真正受益,效果究竟有多大,有待观察。另外,外援人数减少,势必造成本就稀缺的、能在中超打上比赛的本土球员身价进一步上涨,这对于控制联赛烧钱来说,效果未必积极。同样,就算有球队裁掉一名外援,恐怕也是实力相对薄弱解约费相对低廉的外援,对于控制烧钱来说,恐怕也难起到太大的意义。
综上所述,俱乐部是否会接受足协新政、新政如何落实、落实后效果如何,这三大悬念仍有待解开。总体来看,足协控制烧钱+锻炼内援的初衷应该值得肯定,只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,方式方法上仍有改进空间。(非予)